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内蒙古7家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4名职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6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光鹏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长江学者李光鹏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体外受精、体细胞克隆、MOET(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基因编辑等现代繁育技术应用于家畜生殖调控和选培育肉牛的学者之一;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内蒙古“五一”劳动奖和“草原英才”获得者。近年来,李光鹏带领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主持国家863课题、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发改委产业示范工程及内蒙古重大等有关肉牛质资源开发及利用项目;培育的“双肌牛”获得农业农村部的认证;目前共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主编及参编学术著作8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7年,李光鹏作为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主任,整合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力量,经科技部批准,成立了“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光鹏建立起了牛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体系,获得了高效克隆牛的生产方法,带领团队成功获得国内首批优质克隆肉牛,克隆牛妊娠率达到50%,出生率达到33%,满足商业开发水平;获得国际上首批克隆绒山羊、国际上首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克隆牛。
良种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基础,种质资源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源头动力。李光鹏带领团队以蒙古牛、鲁西牛和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通过体细胞克隆、基因编辑、胚胎移植等生物育种技术,创造性培育出“双肌·蒙古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三种“双肌肉牛”体格强壮,其生长速度和产肉率平均提高15-25%。“双肌牛”获得农业农村部的认证,并得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评价。
李光鹏将生长于生态环境复杂的蒙古牛、蒙古羊、蒙古驼、蒙古马定义为“蒙系家畜”。他带领团队调查采集了20个绵羊品种/系、10个肉牛品种/系,测定了包括体重体尺、血常规、血液生化、繁殖性能、屠宰性状、脂肪酸分析等几大性状70多个指标,为基础研究和畜牧业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除了牛遗传改良育种,李光鹏还在良种羊培育方面也获得了突出成果,在四子王旗建立了黑头杜泊种羊繁殖基地、杜泊-蒙古羊杂交肉羊生产育肥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子王旗一名养殖户在自家5000亩的荒漠化草场上,从原来养殖800-1000只蒙古羊、年收入不足5万元,转变为现在的养殖260-300只杜蒙羊、年收入达10-13万元,养殖数量变少,收入却翻了番,真正尝到了“生态养殖”的甜头。
2016年,李光鹏带领团队首次将新西兰培育的高产乳用绵羊新品种戴瑞羊的冷冻胚胎种源引入国内,前瞻性地开展纯种繁育与新品种培育工作。目前建了3个奶绵羊繁育研究基地,已形成国内最大的“蒙古奶绵羊”新品种培育和生产群体。奶绵羊新品种的培育和产业化,将为内蒙古乃至我国奶业多元化、品质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日,自治区总工会下发文件,授予2022年度和2023年度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的18名同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飞龙教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飞龙带领团队启动了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和相关智能平台的建设工作,主持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重大基础建设项目“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工程”。围绕古籍保护的关键和难点课题,汇聚科研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一系列民族古籍数字化技术难点,完成了1.1万多卷民族古籍的整理、扫描、识别和目录编著等工作,数字出版了30部珍贵的面向民族团结的蒙古文古籍文献,建成了北疆文化古籍资源库平台,并于2024年3月31日正式对外发布。该成果突破了蒙古文古籍数字化的一系列难点问题,研发了国际先进的蒙古文古籍数字化系统,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深度融合,标志着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一大进步。
针对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中出现的蒙古语形态学复杂、词汇量大、外来词多、语言资源稀缺等难点,飞龙提出多任务与多源知识相结合的蒙古语语音合成、融合形态学知识的混合神经网络蒙古语语音识别、融合字符向量与词素语言模型的蒙古文命名实体识别等一系列创新方法,解决了蒙古语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语义理解等任务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了面临的技术瓶颈,形成了面向黏着特性和稀疏资源语言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为资源稀疏和黏着特性的语言文字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相关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相关成果荣获了教育部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中国CCF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杰出奖”等。
飞龙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4项、省级人才项目3项。2022年获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一层次人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层次培养人才,荣获内蒙古第八届“青年五四奖章”和内蒙古第一届“草原文化传承之星(园丁奖)”荣誉称号。
飞龙以自主构建的大规模蒙古语言文字语音库、文本库和图像库为基础,率先将蒙古文语言知识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以第一完成人率先研发了蒙古语语音合成系统、蒙古语语音识别系统、蒙古文校正系统等一系列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并在以上成果基础上,以第一完成人研发了全球首款综合性蒙古文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填补了民族语言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多项空白,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任务提供了全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与国防科技大学、麒麟软件联合研制了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蒙古文版)V1.0 ,2023年正式向社会发布,该系统填补了我国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八省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领域的空白,对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多语种信息处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及核心技术支撑体系等多方面需求提供了信息化基础支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产品,及时享受到现代信息科技所带来的便利。该成果获评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十大科技进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