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青城,草木萌发,惠风和畅。5月7日,我校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在北校区学术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包银山,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宫箭,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部副研究员刘维卿,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高光来、刘永斌,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托娅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揭牌仪式由武利民主持。
揭牌仪式上,刘志彧致辞,代表内蒙古大学全体师生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给予内蒙古大学关心与支持的各位领导和相关部门同志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成立是学校学科建设的一件大事、喜事、好事,必将对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刘志彧指出,成立“中心”,是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践,对于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力,推动北疆语言文化的融合发展与交流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心”要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全面发展、全面提升,经过不懈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端学术机构、研究平台、人才高地;“中心”要聚焦新时代新阶段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汇聚区内外优秀人才,整合人文社科学科资源,打造新兴交叉学科,开展高端学术交流,组织重大项目研究,进行优质咨询服务,产出标志性重大成果;“中心”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大胆探索、严谨治学、崇尚精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上作出应有贡献,为“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增光添彩,为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赋能增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各单位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回应“中心”和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切,把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工作的思路和行动,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全面提升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再创内蒙古大学人文社科发展的新高度。
朝戈金、刘志彧为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揭牌。
武利民宣读了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聘任名单。
刘志彧为朝戈金颁发了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书,为中心各位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朝戈金在致辞中表示,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是内蒙古大学建校以来的一个传统和优势。希望中心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承担起历史责任和使命,围绕自身实际和现实需求凝练科研方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好团队作用,取长补短、彼此配合,在新的学科增长点上下功夫,多出有影响力的成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不辜负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内蒙古大学师生的期望。
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会议由额尔很巴雅尔主持。
会上,“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延中、刘跃进、孙宪忠、杜桂萍、李浩、李国强、张志强、胡正荣、钟进文、敖其、萧放、康震、樊建新等通过线上线下视频的方式分别作研讨发言,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科研工作实际,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的建设、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意义、内涵等问题多维度多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对“中心”的规划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并一致表示将尽心尽力参与“中心”工作,为实现目标贡献力量。
当日下午,还分别举行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论坛和哲学学科发展论坛,各学院师生代表分学科领域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学科发展展开研讨,从培养有质量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的质量、学者应有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促进优势学科的发展和特色学科的建设、西方哲学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哲学如何与政治学和经济学融合等方面对我校文科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文字:李文娟 刘阳 孙丕霞 鲁娜 摄影:伊德日格 安家驹 李金鹏 审核:刘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