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巍巍阴山,揽浩浩大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一颗初心,一片赤诚,这是植根北疆大地育人育才、构筑学术高地的草原明珠。
1957年金秋,承载着党和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深情厚谊,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温暖,肩负着自治区各族人民的殷切期待,内蒙古大学解缆启航。
从创办之初的340名学生,到如今培育17万余名各族高素质人才;从建校伊始的7个系8个专业到拥有11个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综合大学,再到入选“211”工程、高位推进“双一流”和“部省合建”……
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建校66年来,一代代内大人守望相助、共同奋进,谱写了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壮丽篇章。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内蒙古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筹部署,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助力内蒙古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思想引领 培育堪当重任时代新人
1957年,成立10周年的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对现代高水平综合大学的需求日益迫切,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16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建了建校初期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国学子援内大的建校故事,是极为生动的民族团结进步见证,也是流传在内大人心中常读常新的佳话、永无止境的力量源泉。
在内蒙古大学校史馆,珍贵的老物件、泛黄的老照片,深情回望风雨兼程的荣光岁月,生动呈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奋进故事。各族师生守望相助、团结奋进,是内蒙古大学植根于血脉中的红色基因、鲜亮底色。
2019年7月16日,注定在内蒙古大学的校史上留下历史性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听取学校建设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等工作情况汇报,察看蒙古语言文学历史成果图书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牢记嘱托,矢志奋斗。
内蒙古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特别是考察内蒙古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项任务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推动形成一级一级抓,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形成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格局。
全面打造“北疆文化”是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内蒙古大学重要的学术攻坚任务。为激发北疆文化建设活力、全力推动北疆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内蒙古大学成立了北疆文化研究院,同清华大学等举办“‘北疆文化’发掘与弘扬高层论坛及学术调研会”,成果辑集刊发在《内蒙古大学学报》“北疆文化研究”专栏。召开“北疆文化研究路径与实践”学习研讨座谈会,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作出内大贡献。
“我们要从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北疆文化的逻辑内涵,明确打造北疆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其落实在今后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助力北疆文化这张名片在内蒙古现代化进程中更加亮丽多彩、蓬勃兴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米彦青说。
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是我区唯一一个国家四部委研究基地,经过第一轮3年周期建设,基地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发表高质量论文123篇,出版著作25部,承担各类国家级社科项目27项,获批各类资政报告53篇。
今年,基地共招收8名博士、19名硕士。“在新一轮建设中,基地将立足科学育人、建言献策、示范引领,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排头兵。”基地首席专家何生海教授表示。
太极扇把中国风的柔美与阳刚展现得淋漓尽致,舞蹈《布里亚特》带领同学们共同领略豪迈奔放的民族文化之美……9月24日,“桃李湖畔石榴花开”内蒙古大学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节启动。通过3大版块9个系列3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持续引导各族青年携手并进、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大学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三全育人”的着力点,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深入实施“石榴籽育人工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设置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核心课,持续建设263门示范课程、7个试点示范学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充分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实践基地建设、仿真实验资源开发、实践课程开展,构建起“理论学习—仿真实验—校外实践”相互衔接的“三阶提升”式大思政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获评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
“要把创新实践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师将参与科研项目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加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高校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沃土。”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武利民说。
内蒙古大学深入推进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业考核评价机制“三位一体”改革,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夯实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卓越研究生教育,促进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022年,内蒙古大学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58项,1964名学生参与其中。内蒙古大学获评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胸怀家国 以“双一流”建设挺膺担当
面向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如何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是内蒙古大学面对的时代课题。内蒙古大学深知,扎根祖国北疆,突出需求导向,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中作出一流创新,在提升贡献中实现“双一流”,是学校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内蒙古大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引领带动优势学科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特色发展、提速发展。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重点领域集中攻关,形成“立足学术前沿,突出需求导向”的生动实践,涌现出一批面向产业需求的重大创新技术和成果。
李光鹏教授团队成功培育出双肌鲁西牛等3个新品系,农业农村部专家组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对我国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李喜和教授团队研制了奶牛性控X冷冻精液高效生产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产业化推广应用,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农业农村部专家组评价“该成果技术应用水平和推广规模居国际领先”。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负责人刘永斌教授通过羊种业大数据系统推动联合育种,献力国家种业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刘东军教授团队开展阿尔巴斯绒山羊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系统建立优化了多种细胞遗传资源保存方法及繁育体系,相关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选育3个马铃薯新品种,填补了我国马铃薯模式研究材料方面的空白,为马铃薯突变体创制和重要农艺基因发掘提供支撑。祁智教授团队完成8亿亩天然草原土壤采集和测试工作,建立起自治区天然草原土壤库,绘制出草原20种矿质元素含量分布图,为恢复草原生产力提供了重要依据。2023年,学校9项成果(人选)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占2022年度全区自然科学一等奖授奖总数的50%,二等奖4项,约占全区自然科学二等奖授奖总数的1/4。“高分子N-卤胺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菌效应研究”获自治区首个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蓬勃绽放的创新之花,源于立足长远、不断厚培的发展沃土。
按照“构筑高峰、振兴理科、提升文科、做强工科、拓展交叉”学科发展思路,促进学科交叉深度融合,构建协调可持续、雁阵式布局的一流学科体系——
以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打造学科高峰,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以生态学、民族学等优势特色学科为支撑,以数理化、文史哲、经管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纪检监察学科等为基础,夯实学科根基,持续提升基础学科实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化学材料等领域为突破,全面升级改造、做强做精工科,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为重点,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按照“构建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导向,构建服务国家和自治区战略需求的科研创新体系——
重点打造以赵东元、金力、张涌3位院士领衔的材料化学科学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创新中心、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等集成攻关大平台,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和产业重大需求;以学科群为基础,整合优势学科资源,组建跨区域、跨学校和跨学科的富有创新活力的交叉学科队伍,形成草原家畜与牧草表型组学创新团队、草地生态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创新团队。2019年以来,自然科学领域获准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课题、子课题)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9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9项,191篇社科类专家咨询报告被国家、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采纳,社会服务有力有效。
“推进产教融合,获取更多发展资源,推动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在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看来,扎实推进学校中心工作与教育强国战略工程、与自治区两件大事强连接、真融合,是学校保持活力的密码。
随着“双一流”建设驶入快车道、步入黄金期,内蒙古大学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取得长足进步。如今的内蒙古大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植物与动物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新增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数量15个、新增社科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5个,获批3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双创历史新高。
人才为本 厚植“近悦远来”沃土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内蒙古大学,有一支以生物育种为己任的团队——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他们的育种成果不仅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丰富种质资源库,也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作出有力贡献。
“要向顶天立地的科技前沿进发,也要把创新的成果落在农户家、写在大地上。”团队带头人李光鹏教授说。
这支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的优秀团队,为人称道的是拼搏奉献精神的一脉相承。在旭日干院士感召下,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李光鹏教授踏上草原,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科研创新育人育才。团队成员获评“长江学者”“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草原英才”等荣誉称号,他们不负科研使命,不负育人担当。
这支团队正是内蒙古大学重视引才育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实施“骏马计划”等高端人才政策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需求,以重要人才工程、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大力培养引进一大批活跃在学术前沿、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内蒙古大学党委通过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根据学科需求和人才市场竞争程度,分学科制定人才引进标准和相关待遇,对不同学科的人才引进工作采取差异化政策和措施,建立靶向性强的人才培育机制。直面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短板,学校通过聘任制、双聘制等积极有效灵活的方式,引进两院院士、学部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端人才。不断完善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政策,通过系统培养和能力提升计划,健全教师学术交流体系,强化教师学术共同体建设,助力优秀青年人才挑大梁、唱主角。
前段时间,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蕾团队的一项光电催化制氢课题取得重要突破。王蕾2018年通过自治区相关人才引进政策来到内蒙古大学,在化学化工学院独立开展工作,她课题组的工作多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内蒙古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等项目的支持。这些年学校的变化让王蕾很欣喜,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课题组,“科研环境越来越好,希望可以培育更多催化领域的佼佼者。”王蕾说。
为更好地践行教育兴国、人才强国之道,凝心聚力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2022年,内蒙古大学成立了由19位院士组成的内蒙古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为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献智献力。
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460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全职引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四青”人才2人,“骏马计划”高层次人才累计88人,博士后流动站引进博士32人。一批高层次人才落地内蒙古,与内蒙古大学携手奋斗。培育“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四青”人才5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提高至81.72%。学校人才工作出现良好势头,一批批高端人才和青年英才汇聚,呈现出“在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增量的基础上,突出学科导向的高精尖人才引育并重”格局。
放眼未来谋划发展,奋楫争先扬帆出发。
“以《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为契机,我们将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在新领域新赛道中赛出好成绩,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打造重要一极,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竞争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刘志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