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自治区教育厅现推出“一流学科”专栏,以展示各入选学科在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建设成效,引领带动全区高校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特色发展,提速发展。
历史沿革
内蒙古大学的生态学学科始于1957年,由著名生态学家和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李继侗教授来内蒙古大学任职时,迁自北京大学的生态地植物学教研室发展而来。197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李博院士主持开设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学本科专业,开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之先河。1986年获批生态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批生态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经人社部批准设立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1997年以来,生态学作为内蒙古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学科,学科的水平和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016年,为更好地服务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大学整合资源成立了生态与环境学院,推动生态学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的生态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生态学本科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学科在秉承“面向草原、旁及农林”传统的基础上,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蒙古高原宏观生态学研究中彰显区域特色,在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中形成了传统优势,在解决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中贡献度日益凸显,同时培养了包括长江学者、杰青在内的一大批生态学杰出人才,已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培养生态学拔尖创新人才和服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地。
学科定位
学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特别是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生态学基础研究和生态环境技术研发,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汇聚国家级人才队伍,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凝练了蒙古高原宏观生态学、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学、修复生态学3个重点领域和8个重点方向,形成面向前沿、服务需求、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流学科体系。
师资队伍
生态学学科师资队伍体量在近年来得到充实,整体水平和国际视野大幅提升,形成了一支与学科发展目标相匹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8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9%,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76%。学科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自治区“321第一层次”人才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5人;国家级生态学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3个。师资队伍中,1人担任Journal of Arid Land副主编,6人担任《植物生态学报》或《中国草地学报》等学报编委,4人担任内蒙古生态学会、内蒙古草学会、内蒙古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等。
人才培养
生态学学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政企机构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学界享有基础知识扎实和实践能力强的口碑,很多已成为国内外生态学界的翘楚和生态环境管理和技术部门的骨干力量。同时,由李博院士在内蒙古大学发起的“现代生态学讲座”,已在全国巡回举办12届,为我国生态学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有在校生1020人,其中生态学专业本科生236人、硕士研究生122人、博士研究生81人,生态学相关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132人、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425人、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4人。生态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生态学教学团队,出版有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生态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际平台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拥有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和各类学生实习实践基地19个。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连续多年开展“中国-挪威草地生态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等国际化活动。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50余篇,近三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篇。
科研平台
学科在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实验室基础条件和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功能实验室建设,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全链条研发系列平台。拥有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蒙古自治区河流湖泊生态重点实验室和环境控制和固废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等。拥有18000㎡的科研实验大楼,建有1个生态环境科研共享平台以及3大方向8个研究方向的功能实验室。
生态学科重点科研平台
位于锡林郭勒盟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观测研究站,拥有产权草原面积550亩和可开展科研及示范的草原面积12000亩,支撑草原生态系统机制研究、草原生态修复和草牧业持续利用技术研发及示范;2023年在乌兰察布市农牧交错带和阿拉善盟荒漠和贺兰山山地等区域建立了自治区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进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维持和提升机制认识,支撑区域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建设。2022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国际合作中心。
科学研究成果
基于长期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积淀,编制出版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系列地图》《内蒙古植物志》《中国植被图》等重大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完成了“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研究,为区域生态安全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十三五”以来,服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需求,聚焦内蒙古退化荒漠化草地修复、生态系统增碳减排、“一湖两海”水生态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生态草牧业精准管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蒙古高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在解决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重大生态问题、研发关键技术、完成科技任务的同时,也带动了生态学科基础理论的创新,提升了生态学科理论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学科团队在国际高影响力生态学期刊发文成为常态,生态环境学科基础科学指标(ESI)快速攀升,2020年进入全球排名前1%。
标志性科研成果
(1)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的基石。长期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内蒙古植物、动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动态趋势和影响因素,出版了《内蒙古植物志》等专著,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系统类型图》;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保护监管系统,设计和构建了内蒙古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支撑了自治区生物多样保护监管和生态质量保护和提升;发现蒙古郁金香等珍稀濒危植物,厘清了内蒙古珍稀濒危物种、生态系统红色名录和外来植物物种的分布和危害,提出保护和防控对策,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22-2035)》;对保护和监管内蒙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
(2)退化和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快速稳定修复退化草原是确保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稳固的前提。从1980年开始,长期开展修复退化草原的监测研究,揭示了草原退化和恢复演替机制,研发了不同类型、成因和退化程度草原的近自然复合修复技术,涵盖放牧退化、沙化和盐渍化以及重金属-稀土污染和矿弃地受损生态系统,涉及机械、施肥、增种和微生物菌剂技术,引领草原修复机制和技术研究,并且通过大规模的示范推广,尤其是作为国家和自治区在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科技支撑机构,在西乌珠穆沁旗草原区和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区修复退化草原和沙地89.3万亩,将最新的生态修复理念和技术直接落地牧区,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草原适应性利用技术体系:解决草原退化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阻控退化的草原利用技术,通过研发和示范的以植被留茬为基准的适应性放牧技术、割草场轮刈和留茬技术以及草场种源保护技术等,为阻控草原退化提供了科技支撑。研究发现放牧牛比放牧绵羊更有利于草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功能维持、早春放牧枯草对草地的修复和培育优于围封禁牧、轻度放牧促进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生产力并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制定了天然草原割草利用技术标准,创建了不同牧草种/品种补播和建植人工草地及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这些研究推动构建了草原生态和生产等多功能综合提升管理体系,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4)“一湖两海”等河湖湿地生态治理:围绕湖泊水体污染和生态退化,系统开展了减污降碳协同研究。厘清了湖泊水生态退化机理,探究了干旱区湖泊CO2、CH4在沉积物-水体-大气间通量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机制和水-气界面碳排放的途径,明晰了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显著增加沉积物碳通量的机制,建立了湖泊水体补水与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研发了水体内源污染防控、面源污染削减、点源污染调控、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技术并集成示范,为“一湖两海”水生态综合治理和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5)沙漠化防治和沙产业技术模式及政策:开展了浑善达克退化沙地生态系统修复、黄河流域林-草-灌-菌协同防治水土流失与提质增效,以及乌兰布和沙漠和科尔沁沙地区域生态产业发展技术和推广模式和政策研究。研发了沙漠和沙地产业化技术,并在生态产业园区规模化示范;构建了生态沙产业数据平台,发展了生态沙产业理论体系,在模式与业态、政策与平台、技术与示范等多层面支撑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6)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全内蒙古生态系统大规模监测和典型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的基础上,厘清了生态系统生产和碳汇等多功能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发现区域尺度草原生产力稳定性依赖于优势物种而非物种多样性;揭示年均降水少于260毫米地区植被具有“土壤反质地效应”,即沙质土壤具有更高的植被覆盖度;发现区域尺度土壤碳汇与土壤质地具有最紧密的联系,以及草原区2000年以来土壤碳汇随植被恢复的显著增加,为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评估和贸易奠定了基础。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为利用叠加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的机制以及草原牧场不同管理体系的碳足迹和碳效应,为维持和提升旱区生态系统功能和发展低碳高效草牧业体系提供了指导。
社会服务
(1)提供生态环境治理咨询服务。在自治区生态创新发展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区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和牧区现代化建设,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修订、草原退化诊断国家标准制定、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科技咨询工作。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林业草原局等机构的咨询课题,如完成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现存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诊断及整治对策研究,牵头专家组完成自治区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预案,设计内蒙古自然生态保护监管评估指标体系,支撑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在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标准体系、草原生态奖补机制、草地保险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入侵物种防控、沙地沙漠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多项政策建议,获得自治区领导肯定性批示。
(2)科技支撑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完成了自治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等部门委托的一系列科技支撑工作。在2021年自治区林业与草原局组织的全区草原普查方案设计和野外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百余名师生历时近两个月完成了锡林郭勒北部片区草原千余个样地的普查任务。在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的退化生态系统大规模修复项目中,尤其是锡林郭勒草原和浑善达克沙地生态修复项目中,作为科技支撑专家指导和支撑了具体的生态修复方案制定和实施,促进了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和新技术的落地生效。在2021年昆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期间,协助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布设了内蒙古生物多样性展厅和宣介材料。
(3)组织开展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和内蒙古科学技术馆生态相关内容的布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编制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大森林、大草原、大荒漠、大湿地及绿色内蒙古展厅大纲,指导完成了相关内容的布展,撰写了展厅序言及相关科普知识介绍。积极参与自然生态保护科普宣传,尤其是在内蒙古本土旗舰物种—普氏野马和麋鹿的重引入和再野化过程中,将科技支撑和科普教育相结合,增强了保护地周边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4)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有“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蒙古国科学院和蒙古国立大学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蒙古高原生物多样性编目、生态系统格局和动态、土地利用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在研究项目执行的同时,培养蒙古国学生,并通过制作“神奇的蒙古高原”电视片等形式,宣传生态系统保护思想。最近的科普工作涉及蒙古高原沙尘暴发生、沙漠化防治、土地利用和退化修复等方面。
面向未来,生态学学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聚焦蒙古高原宏观生态学、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等特色方向,加大“杰青”“优青”等国家级领军和青年人才引育力度,培育建设草原保护生态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建好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贺兰山复合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现有科研平台,围绕荒漠化治理和退化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修复等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努力在蒙古高原生态系统格局动态和资源持续利用、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稳定机制和草牧业发展、退化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等方面产出具有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成果,在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中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湖两海”水生态治理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1
“一湖两海”水生态治理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2
“中国—挪威”生态暑期学校
《内蒙古生态系统类型图》
《内蒙古植物志》
部分获奖证书
部分野外研究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1
部分野外研究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2
部分野外研究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3
部分野外研究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4
部分野外研究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5
部分野外研究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6
部分野外研究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7
部分野外研究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8
草原适应性放牧技术研究和示范平台1
草原适应性放牧技术研究和示范平台2
草原适应性放牧技术研究和示范平台3
草原适应性放牧技术研究和示范平台4
科研平台
李继侗、李博教授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与政策研究(经济作物治沙和出版的专著)1
生态学服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学科师生助力内蒙古全区草原生态普查
生态与环境学院师资队伍
土地利用影响蒙古高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跨境研究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效果及修复技术现场培训1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效果及修复技术现场培训2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效果及修复技术现场培训3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效果及修复技术现场培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