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融入各项工作中,全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在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崔思朋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述历史上生活在北部边疆各民族融合往来的历史进程。
崔思朋 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我们熟知的走西口,杀虎口作为西口之一,它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
作为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重要平台,今年10月,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经展陈升级改造后正式开馆,推出“守望相助 共有家园”、“互鉴融通 共筑梦想”两个常设展厅,700多件藏品生动展示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杨成耀 内蒙古大学学生: 不同时期的文物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都有呈现。
李艳茹 内蒙古大学学生: 我们也会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20年,内蒙古大学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经过3年的建设,今年内蒙古大学顺利完成第一轮建设任务,获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三年来,基地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30多项,出版高水平著作30多部,发表高质量论文100多篇,并制订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融入学校各门思政课。
崔思朋 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在新一轮建设中,基地将立足科学育人、建言献策、示范引领、提供智力支持等,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