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2021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火热进行中!本次实践我校党史学习实践团、乡村振兴实践团、国情观察实践团 、理论宣讲实践团、民族团结实践团,2000名学生组建了234个团队,还有更多的同学参与了个人“返家乡”社会实践,在全国各地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期开始,团团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大家的实践情况吧!
学四史 传党情
追忆红色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
建党百年之际
我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以青春之名 书写清澈挚爱
以心中红星 献礼伟大的党
不忘初心追寻红色足迹
铭记党史传承革命精神
革命古迹今犹在 革命精神代代传
7月21日,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学习考察队”分为两个小队,积极参与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了解革命历程,学习革命精神等主题,前往革命老区——兴和县,进行相关调研考察,有序开展相关理论宣讲活动,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百姓心坎上。
聆听革命故事 赞颂革命先辈
考察一队赴兴和县档案史志馆查找和翻阅兴和县相关史料,为考察队进一步深入调研提供了关键而有力的帮助。兴和县档案史志馆副局长王淑英老师热情接待了考察队队员,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汇编。同学们借此机会翻阅了百余份相关卷宗,并复印了四十余份关于当地革命英烈红色故事的卷宗。此外,兴和县档案史志馆张主任为大家介绍了兴和县的革命史概况,讲述了革命先辈苏文波带领人民破坏平绥铁路,截击敌人运输线,保卫晋察冀边区和革命先辈刘澜涛在兴和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红色故事。
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理清“从何而来”才能知晓应该“何处而往”。通过学习四史,身临其境的了解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革命历程中走过的艰难历程。小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英烈们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到英烈们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
宣传“七·一”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考察二队拜访兴和县大南山游击革命根据地的南大门——朱家营村,参观了兴和县大南山革命老区展馆、乡情村史陈列馆、烽火大南山革命广场等具有红色精神的著名地标,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宣讲活动,为村委会党员干部及热心村民传达了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李治国老师围绕“党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深入、生动地讲解,并与村民们进行了多次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宣讲团成员杜雅欣为村民们解码了百年大党的成功秘诀,在场村民兴趣高昂,认真聆听。在宣讲活动结束后,李治国老师和杜雅欣同学接受了兴和县融媒体中心的采访,就此次调研活动进行了交流发言。
随着夕阳的暖光照耀在兴和县的土地上,考察队第一天的工作已接近尾声,每一位队员都收获颇丰,希望在接下来的调研工作中队员们能继续传播革命文化,培育国家情怀。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学习党的事迹,继承党的精神的重要机会,内大学子将始终秉持着爱党爱国精神,奔赴红色圣地,以坚定不移的精神宣扬党的信念与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风华正茂 青春颂党
“归港的船帆,从灯塔掠过,追梦脚步月下交错”,百年初心历久弥新,共产党人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生逢盛世,内大青年必将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传承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大家在历史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永远奋斗的不竭动力。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仍在路上,属于内大学子的青春故事仍在继续,四史考察队的每位队员以青春之朝气,筑起一片星辰大海,为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示新时代内大青年团员的良好风貌。
灯火漫卷的万里山河
初心换回了百年承诺
内蒙古大学的青年团员们
将以国家情怀为引 以时代担当为脉
为党的百年华诞
编制中国梦的赞礼锦缎
内大学子将紧紧跟随党的脚步
永葆初心 牢记使命 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