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丨普通话:国家认同的纽带、民族团结的基础②

  阅读数    2
创作日期
2021-09-05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形成文化认同的基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是促进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加深民族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为宣传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社科联、实践杂志社联合推出《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微课堂,今天,就让我校教务处副处长许晋老师带我们一起走进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魅力世界吧。

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由内蒙古社科联、实践杂志社联合推出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微课程。

历史的江河奔腾不息,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以来,“语同音”一直都是历代王朝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汉代的“通语”、明清的“官话”、民国的“国语”以及新中国推广的“普通话”,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对通用语言的追求从未中断过。本次课堂,我将带领大家一同回望通用语言的发展历史,细数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语言梦想。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纷繁。据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时三千,周初分封的诸侯也有八百。《礼记·王制》记载,商代以前,“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但简单回望历史,我们又会看到,周代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态逐渐形成,我国语言发展的大势始终都是“统一”。

比如孔子历时14年周游十几国,所教三千弟子皆来自五湖四海,没有统一的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础是不可想象的。《论语·述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从这里看出,孔子周游列国讲学而没有受到语言障碍的影响,主要得益于他当时说的就是遍行于诸国的“雅言”。此后,历经汉代的“通语”、明清的“官话”、民国的“国语”,中华大地上的通用语言随社会发展不断演进。值得注意的是,12世纪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在北京,北方话的影响随之逐步扩大。宋元明清流行的大量文学作品,如话本、戏剧、小说等,都是北方话作品,这更加有力地扩大了北方话的传播范围。

到清代,学堂教育、科举考试、官吏选拔等各环节也都加大了对“官话”的推广力度,这进一步加速了北方话与其他方言的融合。比如光绪二十九年(1904)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中专列了“各学堂皆学官音”一条,规定“各国言语,全国皆归一致”。《钦定学政全书》记载,清政府通令各地要从小教学官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学通用语言要从娃娃抓起。清政府还严令各地学政禁止选送不会说官话的人参加各级科举考试,比如生员贡监如果不会说官话,要暂停他的乡试;举人不会说官话,暂停他参加会试;童生不会说官话,府州县不准取送学政考试。可以说,清代的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通用语言的发展和成熟。

进入民国时期,我国的政治中心逐渐南移,南、北方言上演了一场激烈争夺“国语”地位的大战。但随着中国新文化运动大力推广白话文的大幕拉动,人们看到,曾经作为清代“官话”的北京话具有切近白话语体等多项优势。于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逐渐成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纵观三千年语言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统一和融合始终是我国语言发展的大势和主流,追求“语同音”一直是中华各民族的梦想。

资源详情

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视频

  • 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视频

zoom in zoom out

    授权申请

    申请用途

    申请用途 不能为空

    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不能为空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不能为空

    是否商用

    是否商用 不能为空

    1、获得授权可以下载无水印高清格式。
    2、申请“个人学习”和“教学科研”用途不可商用,申请“传媒印刷”用途需由管理员审批通过。
    举报理由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