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正北方 亮丽风景线
用文物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历史滋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内大融媒体平台"青春思享课第三季“倾力推出: 云赏文物一一千年草原的文化交响。
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
让我们随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孙璐老师一起在内蒙访古,探寻古老草原的文明印迹!
考古,是为了证明那些没有被文字记载过的人,曾经活过。在仰韶文化发现和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考古工作者发来贺信。总书记说:“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北疆内蒙古是承载了多民族生活交融的土地。万里长城蜿蜒伸展,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内外的人民往来不绝,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北疆,书写了北疆悠久的历史,也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由于种种原因,关于北疆的文字记载往往不如中原的详尽,但北疆人民生活的痕迹却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历经百年考古,我们对内蒙古的古代文化也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今天,我们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富有代表性的十个遗址,让我们追随考古人的脚步,透过这十个遗址,来看看内蒙古的灿烂历史文化吧。
—— 主持人: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孙璐副教授
阴山岩画——河套远古文明的千里画廊
在连绵的阴山脚下,古老的先民们在此留下了他们生活的印记,将他们生活的场景绘制在岩石之上,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千年的故事与传说。
阴山岩画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分布地域广泛,主要集中在内蒙巴彦淖尔市境内。早在公元5世纪时,阴山岩画就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发现。他在著名的《水经注》中作了详细的记述: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就是按照《水经注》提供的线索,在阿拉善左旗及至乌拉特中后旗的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40-70公里的阴山狼山地区发现了近万幅的岩画,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年代之悠久,令人叹为观止。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阴山先民们将生活的场景和心中的祈愿刻在岩石上,汇报给上天。后世的人们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岩画的创作历经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西夏时期、蒙元时期、明清时期共10个阶段。而匈奴人就在这一带的群山中度过了他们在历史上的襁褓岁月和青春时代。
阴山岩画题材极为丰富,包括有动物、人物、飞禽图案及人类的狩猎、乘骑、放牧、舞蹈、征战、巫师做法、以及日月星辰、圆穴等大量的符号、标记等。
这些岩画反映了阴山地区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学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游牧生活状况。动物是被刻画最多的,与当时尚处于狩猎或放牧时代的游牧民族来说,是息息相关的。
阴山岩画的艺术特色质朴、生动,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岩画多以写实为基础,记录了人类童年及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阴山岩画并不是对自然原封不动的照搬,作者往往把从生活中捕捉来的形象给予想象性的加工,在构思、技巧和表现力诸方面,均显示出先民们敏锐的观察力、朴实健康的美学观和惊人的艺术才华。
阴山岩画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共同缔造的,真实地记录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鲜卑、蒙古等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历史。它像一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大观园,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直射或折射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它的发现对研究当时人们的宗教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为史前史、艺术史、民俗学、人类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开辟了新的领域。
阴山岩画是河套文化重要的元素,是反映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文化历史的千里画廊,是河套先民留给后人的一部无字天书。阴山岩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河套文化,是反映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文明历史的千里画廊,世界只有少数岩画遗迹可与之媲美。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历史文化价值而言,阴山岩画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源。
孙璐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马具、北方游牧民族考古、东北亚考古,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韩国百济、新罗、加耶马具综合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