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安全、加强民族团结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责任。切实扛起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开创新时代强边固防新局面;切实担负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色成为内蒙古的发展底色。
近日,《内蒙古日报·论道》发表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杜海英的文章《坚决守好安全发展底线》。
01 维护国家安全 加强民族团结
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安危,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我们要时刻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把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策策略、科学的方法手段结合起来;细化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构筑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处理好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是关系祖国统一、边疆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内蒙古是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上担负着重大责任。要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维护国家安全、加强民族团结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责任。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工作中,要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内蒙古的民族工作。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努力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走在前、作表率。
02 深化军民融合 守护边疆安宁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内蒙古有36万多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边境口岸众多,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维护国防安全和边境口岸和谐稳定的使命艰巨。
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要立足实际,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支撑拉动作用,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
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要切实扛起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军民合力共建边防,发挥军警民联防的特色和优势,周密组织边境管控,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防。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人民防空等工作,不断开创新时代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新局面。
03 筑牢生态屏障 推动绿色发展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内蒙古,那一定是绿色。近年来,我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2021-2035年)》, 加快全行业全领域绿色转型升级步伐,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统筹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奋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要切实担负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坚定生态优先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追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全地域、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过程推动发展绿色转型,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要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要强化源头治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让绿色成为内蒙古的发展底色。
安全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作者介绍
杜海英,女,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