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内蒙古日报》在“文艺评论”版发表了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延花的专著《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相关评论文章,对其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价值贡献做了介绍。
01
元代是中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十分深入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时期。元代诗歌作为元代重要的文学体裁,作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是中国诗歌史、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受固有文学观念影响,学术界将元代文学研究的着力点主要放在元曲上,对于其它文学体裁关注较少。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学术观念的转变,元诗、元文等文学体裁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延花长期致力于元代文学的研究,撰有《从元代上都扈从诗看滦阳民俗》等论文,这些成果阐明了元代诗歌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是作者又一力作,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学交融研究的重要成果。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选择“蒙汉文学交融”作为研究视角,兼具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经过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学也在相互影响中,得以不断丰富与升华。近些年来,在学者们的努力下,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蒙汉文化交融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也在蓬勃发展,涌现出了《蒙汉文学关系史》《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等成果,但从民族文学关系的视角研究元代诗歌的成果还未产生,因此《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02
从研究内容来说,全书分为8章,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将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梳理了诗歌在元代蒙汉文化交融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一章是元代蒙汉文化、文学交融的概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不断交融,促进了中国文学的整体演进。该章从宏观上概论了元代蒙汉文化、文学交融的进程,为后续深入阐释奠定基础。
第二、三、四章通过对元代汉族诗人和蒙古族诗人诗作的分析,以诗歌反映的内容作为依据,分别论述了蒙古族对儒家、道教、佛教文化的崇尚,从侧面反映了元代对多元文化的有机整合。
第五章、第六章关注的是元代诗歌对两都巡幸制及草原民俗的书写。元朝为了加强漠北和中原地区的交流和联系,实行两都巡幸制,历时近百年。皇帝每年二三月离开大都,八九月返回,在上都驻跸的时间超过半年,期间,所有的国家政事都要在这里处理,上都成为设在草原上的政治中心。因而元朝的百司庶府在上都设有分院或者下属官署,各民族文臣或留守上都,或扈从上都。有诗作留存的诗人就有几十位,比如雍古部诗人马祖常、蒙古族文人萨都剌、葛逻禄诗人廼贤,汉族诗人就更多,如虞集、袁桷、贡奎等。作者在这些关于草原民俗的诗作中,关注到了诗歌中呈现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交融的内容。这说明元代将不同内涵的文明,容纳在中华区域文明整体范畴之中,这使元代诗歌也因描写内容上的新变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03
清人赵翼有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战争频发的时代,也孕育着一批伟大的诗人,他们用诗作来记录家国变迁。元朝的建立和灭亡,都伴随着规模巨大的战争,也促成了元初和元末战争诗的繁荣。《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第七章及第八章研究了元初和元末的战争诗,既有对家园残破、生灵涂炭的书写,又有诗人们复杂心态的流露。这些诗作反映了元人对战乱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
赵延花系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有《鄂温克族文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版),《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版),《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6ZDA176)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