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使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切身体验节日风俗风情,增进和中国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6月11日上午,国际学院组织留学生在A区一食堂参加学校端午节包粽子体验活动。
/ 校园活动
2021年6月15日下午,生物工程学院在A区第五教学楼102教室召开了2021届研究生毕业班年级大会。大会由辅导员程菊主持,2021届全体毕业研究生参加会议。
/ 校园活动
2021年6月15日下午,生物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毕业年级大会在A区第五教学楼102教室召开。辅导员解巧利及2017级本科全体毕业生参加会议。
/ 校园活动
2021年7月6日上午,重庆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主楼506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舒立春、校长张宗益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常委,教育部党建工作联络员徐晓黎,离退休干部代表,受表彰的“两优一先”获奖者代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脱贫攻坚和抗疫先进代表,群团组织负责人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宗益主持。
常务副校长刘汉龙宣读《中共重庆大学委员会关于表彰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树立榜样,激励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教育部党组和重庆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为教育事业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学校党委决定对李良炎等397名优秀共产党员、刘培等9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电气工程学院党委等8个先进二级党组织、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工第一党支部等87 个先进党支部予以表彰。
舒立春、张宗益现场为“两优一先”获奖者代表进行了颁奖,并代表学校党委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座谈会上,离退休干部代表、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祝家麟首先发言。祝家麟结合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深刻阐述了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并希望新一代重大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着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自学校不同战线的其他8名代表先后进行了发言。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周小元、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李亦舟、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代表陈大勇、民主党派代表刘敏、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李雪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代表李蕊、群团组织负责人代表李成祥、青年学生代表陈毅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先后作了发言,共同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充分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舒立春在讲话时指出,7月1日上午,党中央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首次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做出了“九个必须”的重大部署,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牢记初心使命、继续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舒立春指出,重庆大学有着科学、民主、爱国、进步的光荣传统,从党组织建立初期引领学生运动,到解放后领导学校建设发展,到如今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学校综合实力、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各项事业持续保持快速向上向好发展势头。在新征程上,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方面,落实好“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干事创业活力;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舒立春强调,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体现在党员师生的奋斗行动中,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青年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奋斗业绩履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舒立春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各二级单位要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上级工作要求,迅速兴起学习高潮,努力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做好宣传宣讲和理论阐释,并以此为契机,丰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努力在落地落实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重大”力量!
张宗益在主持大会时强调,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 校园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与高校思政类公众号建设项目组联合开展“数风流人物—致敬建党百年英雄模范”高校青年师生讲演短视频征集活动。由重庆大学创作的短视频作品“当代‘愚公’绝壁凿出致富路”已于7月12日在《时代楷模发布厅》全媒体平台上线。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该作品走进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讲述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108位下庄人历时7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脱贫致富路的动人故事,记录了重庆大学定点帮扶团队学子们在下庄村定点帮扶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下庄村未来发展的建言献策。
今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与高校思政类公众号建设项目组联合向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发出邀请,倡导以新时代的青年视角关注建党以来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受邀创作短视频作品。征集作品以“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青春态”为创作根基,以当代青年师生个人演讲为基本创作形态,围绕建党百年部分英雄模范人物,挖掘英雄背后的故事,阐释青年的理想与信仰。符合播出要求的作品,将在《时代楷模发布厅》全媒体平台及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媒体矩阵联合展映。优秀作品将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特别节目《数风流人物—致敬建党百年英雄模范》的录制。
《数风流人物—致敬建党百年英雄模范》以当代青年为表达群体,从青年人视角回望建党百年以来英雄模范人物,通过深度挖掘英雄模范背后鲜为人知的温情故事,多角度解读英雄模范们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密码,在探索中坚定信仰,鼓励广大青年从英雄人物故事中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以此致敬风华正茂、永远年轻的中国共产党。
据悉, “当代‘愚公’绝壁凿出致富路”现已在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官方微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专题网页、中国大学生在线视频号等多种媒体平台同步上线。
/ 校园活动
7月9日,重庆大学“文明经典”通识核心课程暑期集体备课启动仪式在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校长张宗益、副校长廖瑞金出席,本科生院院长李正良、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璐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博雅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课程组教师参加。仪式由高研院&博雅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姚飞主持。
廖瑞金宣读了课程召集人和全体“经典导师”的名单,张宗益为召集人代表黄瑞成、黄铭,经典导师代表袁敏、肖馨瑶颁发聘书并作动员讲话。
张宗益首先向老师们简要介绍了学校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进展情况。他指出,在民族复兴和全球变局的双重坐标中,中国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放眼全球、面向未来。作为“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重庆大学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在科学技术探究上具有长足发展的潜力,还要在思想视野上能够引领未来,具备创新思维。他强调,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文明经典”通识核心课程,加强通识教育,是学校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关键举措,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全球视野和综合素质,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严格教材选用、教学组织,守好课堂阵地。他希望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深化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课程质量,确保将“文明经典”通识核心课打造成真正的金课,示范带动学校其他课程改革,并为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启动仪式结束后,全体教师正式进入集体备课的试讲观摩环节,分别由黄铭讲授《唐律疏议》,钟准讲授《君主论》。张宗益、廖瑞金参与了现场听课,并与老师们做了深入具体的讨论交流。
2021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重庆大学全体大一新生,将迎来两门必修的人文通识核心课程。这两门课程以24本文明经典的阅读研讨为途径,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外文明传统,在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以及阅读写作和沟通等多方面能力。该课程全面贯彻“学为中心”,采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大量写作”的形式,注重过程、严格要求。课程组创造性实施了召集人制度,并为每一部经典聘请了“经典导师”,以“教研融合”为思路,精心打造每部经典的课程讲义和教学设计,以成体系的“文明经典”教学促进立德树人。
这在全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中属于领风气之先的探索,而对于重庆大学这样的理工优势类高校来说,它既是在学校一流本科教育谋篇布局中的一项特色重大工程,也意味着许多全新的挑战和尝试。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张宗益为组长的人文通识核心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举全校之力统筹推进课程建设。在本科生院和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高研院&博雅学院作为课程承担单位,动员了全体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论证,成立课程组,定期组织集体研讨、教学设计和讲义撰写。截止目前,课程的排课任务已落实就绪,内容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全体教师将利用暑期时间,进行为期三个月、每周一次的试讲观摩和集体研讨活动。
/ 校园活动
2021年7月14日上午,学校在A区主楼506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例会。校党委书记舒立春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陶举虎,校党委副书记王旭出席会议。
舒立春首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宣讲。他强调,各二级党组织、二级单位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上级工作要求和学校具体方案,全面加强统筹谋划,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不断丰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迅速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党团活动等形式兴起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潮。各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推进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王旭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了学校“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分工方案和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情况。希望各学院要继续关心指导离校未落实去向毕业生和延期毕业学生,了解学生诉求及困难,为毕业生提供不间断的精准指导和服务。
陶举虎通报了学校巡察工作情况,并布置相关工作。他指出,学校已完成9轮、41个二级党组织的校内巡察工作,实现了巡察全覆盖。各二级党组织要继续聚焦巡察发现的问题,推动巡视、巡察联动整改,把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巡察“回头看”贯通起来,建立长效机制,久久为功;要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与下半年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持续抓好工作落实。
参会同志围绕教育评价改革、学科专业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舒立春对与会同志发言时提出的问题逐一作了回应,对学校近期工作作了安排布置。他要求各二级党组织要系统梳理巡视期间发现的问题、巡视组下沉调研时指出的问题,立行立改、马上整改,举一反三、同步整改,为中央巡视反馈意见的集中整改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基础。要切实做好期末、暑假及开学准备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出行动态,加强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场馆等场所安全管理,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等安全稳定工作;要利用好暑假时间,持续推进教学、科研等各项重点任务,做好下学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真正做到“劳逸结合”。
舒立春强调,各二级党组织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主责主业抓好党建各项任务,结合最新工作、文件精神,对照硬性任务清单,带头抓落实,把责任传导压实到领导班子成员身上,真正把党建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学静,校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冯业栋,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部部长胡学斌,各二级党组织和党群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 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两重大一突出”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确保暑假期间校园平安稳定,近日,校党委书记舒立春、校长张宗益、副校长王时龙分别带队对校园安全防范重点部位开展安全检查,现场部署安全管理工作,督办突出隐患整改事项。
7月12日,舒立春带队前往C区八食堂、一教学楼、图书馆工地等处开展安全检查,听取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安全隐患点,详细询问有关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并现场督办一教学楼外墙砖脱落、施工围挡挤占人行通道等隐患问题,对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不断推动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地落实等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7月5日,张宗益带队到B区乌龟山风洞实验室工地、材料楼、生物楼、燃气实验室、A区一食堂、三食堂等处开展安全检查,认真听取相关单位的情况汇报,细致检查有关安全管理工作资料,详细了解各领域安全责任落实、各施工项目工期进展及暑期值班食堂准备情况,要求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严把各类安全质量关,确保暑期校园平安和谐稳定。
7月14日,王时龙带队对B区二食堂、土木学院及地下停车库周边排水管道等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隐患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和工作要求。
校领导强调,临近暑期放假,学生已陆续离校返乡,但安全工作没有“休止符”,必须常抓不懈。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抓好安全生产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吸取近期社会面重大及典型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担当,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层层压实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各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集中攻坚,加强师生安全宣传教育,狠抓重点部位安全防控,结合季节气候特点和学校工作实际,重点抓好防汛抗旱、常态化疫情防控、暑期校园生活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切实维护师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保障暑假期间学校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校办,保卫部(处),后勤处、实设处,基建处、材料学院、土木学院、医学院、生物学院、继教学院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检查。
/ 校园活动
2021年6月25日,重庆大学首届毕业生“远航奖”颁奖大会在A校区主教学楼506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旭,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职就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大会由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红春主持。
/ 校园活动
为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假期安全稳定,2021年7月23日下午,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樊玮、刁宇翔,副院长曹华军、贺岩松、汤宝平、刘飞,学院教师柏林、李国龙分别带队,学院院办相关人员、研究生辅导员和部分实验室负责人组成安全检查小组,对学院所有研究生工作室、实验室、学院楼开展了安全检查。
/ 校园活动
2021年7月22日,自动化学院邀请重庆大学保卫处肖雨诗在主教1906会议室为全院教职工开展“和谐校园 平安反诈”反电信网络诈骗主题讲座,讲座由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林景栋主持。
/ 校园活动
环境学院党委坚持党员领导干部作表率,与行政服务岗位党员一起,面向全体师生公开作出承诺并上墙;设立“共产党员岗”“党员先锋岗”,所有行政管理岗位党员亮身份、担使命;学院官网和公众号同步推出“环境学院党委献礼建党100年先进典型风采展”,激励全院师生将对榜样的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专题组织生活会增团结
学校各基层党支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有关工作安排,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题,组织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
体育、经管、新闻、物理等学院党委及时部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相关工作,推动各党支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环节步骤开展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同时至少参加1个联系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
大数据、自动化等学院党委委员及时指导师生党支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通报了党支部今年工作开展情况,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和党支部委员会检视问题情况,各位党员同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委会对每名党员提出了意见建议。
艺术学院美术学系专业教师支部认真组织学习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指定的4本学习资料,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共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谈心谈话,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帮助提高,深入进行党性分析,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药学院党委针对部分同学在外实习的情况,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临时党支部,由带队党员教师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实习期间正常开展主题党日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忘初心再出发。学校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校园活动
资安学院党委985矿业教师党支部开展对接帮扶本科生志愿服务活动;矿业工程博士生一党支部结合支部特色、专业特色和疫情现状,开展“博士线上说”分享活动;矿业工程硕士生二党支部开展送清风志愿服务活动,本科生党支部帮助离校毕业生搬运物品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后勤党委在学校信息化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用A区八教学楼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有效减少非本校人员进入教学楼占用自习教室座位等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的情况,效果良好,广受师生好评。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显担当
学校各二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切实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教学、科研、管理、医疗一线高高飘扬。
电气学院党委以“电气先锋工程”“党员领航工程”等党建品牌为推手,积极开展“学党史、践承诺、树榜样”师生党员承诺践诺活动,设立党员承诺墙、学生党员寝室,引导党员时刻铭记党员身份并接受群众监督,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新时代青年。
资安学院党委以党支部为单位设立了“党员先锋岗”,亮出党员身份,作出“模范”承诺,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争当标杆,勇做表率,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工作水平。
材料学院党委积极开展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明确“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设立标准,并定期开展考核,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把党员所在岗位部门的目标任务和党员岗位职责有机结合,助推学院事业发展。
/ 校园活动
附属肿瘤医院血液中心党支部书记刘耀在微党课《学习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中,介绍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始终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坚持奋斗、奉献、创新,在平凡的事业中创造不凡的价值。
“实地研学”传承红色基因、走进乡村振兴
学校各级党组织坚持组织党员干部、师生群众赴重庆市“踏寻红岩足迹 缅怀革命先烈”“红色三岩”等精品线路和“四史”主题学习体验线路参观学习,聆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师生群众赴重庆市“走进改革一线、感受发展变化”“走进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等学习体验路线参观学习,引导干部师生开展实地考察、国情调研,感受美好幸福生活,铭记党的恩情。
马院党委分批次、分支部开展实地研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师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师党支部联合赴永川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参观学习,铭记“三线建设”,传承“三线精神”。2020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赴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及铜梁乡村振兴展览馆,追忆缅怀烈士、感召革命者大无畏精神并重温入党誓词,在铜梁农村巨变中感受乡村振兴融合的创举。
管科学院党委组织教师前往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村,了解英雄湾村历史由来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建设进程和丰硕成果,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与当代乡村的魅力。
生物学院党委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生二支部开展以“登歌乐山捡拾垃圾,还美于人间”为主题的实地研学活动,在登山过程中重走红色革命故地、了解先烈英勇事迹,并开展捡拾垃圾公益活动,培养同志们勇攀高峰的品质,增强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习党史的热情和积极性。
出版社党总支第三党支部组织到重庆第一所干部培训学校和最早成立党组织的红色革命基地——中法学校旧址参观学习,并展开讨论,以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精神,坚定支部党员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决心。
“我为师生办实事” 排忧解难暖人心
学校各二级党组织统筹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党支部重点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学校治理水平、改善师生生活品质等开展活动、发挥作用,聚焦“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办事解难题”,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外语学院党委教师利用业务时间为学生提供英语、日语、德语专业四级,大学日语、德语四级,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前辅导和咨询志愿服务,累计提供170.5个小时志愿服务时长,全校学生均可通过“重庆大学外语学习预约平台”进行考前辅导预约。
公管学院党委学生带领小朋友开展“画红船”活动、表演“放牛郎王二小”舞台剧,被重庆日报等广泛报道,学院还积极联合重庆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席会会议、市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益友公益发展中心,在荣昌区安富通安村开展“永远跟党走——走进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实地研学活动。
/ 校园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各二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励和动员全校干部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攻坚克难。
“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强氛围
学校各二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宣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师生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博雅学院党委、化工学院党委举办党史经典诵读、演讲比赛等,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领全院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奋斗新时代。
材料学院党委组建学院党员红色(党史)宣讲团,让师生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主人翁的姿态讲好100个优秀党员事迹,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榜样的力量,用实干诠释初心和使命。
附属肿瘤医院党委陆续开展党史百年“天天答”“天天学”“知识竞赛”和“唱支山歌给党听”合唱比赛等活动,从线上到线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活起来、深起来、实起来。
机关党委计划财务处党支部联合沙坪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开展“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课开讲啦”党课声声沁人心
“七一”前,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员领导干部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运用创新理论、权威数据、鲜活事例、生动话语等讲好党课,学校开设“党课开讲啦”专题专栏,集中展播一批生动鲜活、贴近实际的精品党课。
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党支部党员王汉在微党课《许晓轩给妻子的一封信》中, 通过带领观看者阅读家书,体会烈士的柔情与大爱,显现出烈士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大爱。
马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党支部书记卢旭东在微党课《血与泪的政治嘱托:狱中八条》中,讲述了“狱中八条”深厚的历史价值,和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土木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王梦真在微党课《复兴梦 重大红》中,以校史故事回顾百年风雨兼程,重温党史中难忘的重大校史,感悟一代代共产党人和青年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 校园活动
2021年7月20日下午,重庆大学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暨专题培训会在A区主教504会议室举行。校团委副书记姚璐,各二级团组织、沙坪坝区计生协、校医院以及各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还邀请到保卫处和校团委相关老师为同学们开展安全知识和新闻宣传培训。校团委龙敏主持活动。
会上,龙敏对学校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整体情况作了介绍。她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鼓励重大学子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作为社会实践的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返家乡”为主要形式深入全国各地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据统计,目前已立项校级重点团队78支和研学实践团队9支,共有来自29个学院的173支团队将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活动。
重庆市“我的志愿青春”青年讲师团成员、我校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硕士研究生蒲姝颖为大家讲述了青年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蒲姝颖结合自身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镇大河小学服务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当好乡村振兴“生力军”,努力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重庆市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本科生陈彧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陈彧分享了自己入学三年以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心路历程和经验心得,他表示今年将继续深入田间地头,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等主题实践团为重点,姚璐为实践团队代表授旗。作为重庆市成功申报国家健康项目的唯一高校,沙坪坝区计生协负责人专门到场为我校“青春健康”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姚璐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在大学期间走出课堂、链接社会的重要途径,希望重大学子能够秉承“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精神,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她寄语即将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的同学,在“知”上用真心,在“行”上见真章,在“安”上动真格,永远跟党走,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在培训环节,保卫处肖雨诗就疫情防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财产安全等方面对社会实践全过程进行了安全培训。校团委包晗围绕新闻稿件写作、照片视频拍摄、新闻投稿等方面和在场的实践团队负责人作了交流分享。
活动在全场学生“重大青年,誓作前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口号中顺利结束。重大青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的殷殷嘱托,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身社会实践,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高尚品德、矢志实学实干,努力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 校园活动
2021年7月20日,重庆大学“青春力行·振兴有我”社会实践团来到宜宾市兴文县大河龙山石材产业园进行了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的第一站是天成建材公司,团队一行人先是参观了天成建材公司的整体建设与运营情况。天成建材公司的总经理带领团队来到原料采场,他先是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已开采的1、2号采区的基本情况,并针对矿山开采后的绿色生态修复规划进行了介绍。天成建材公司开采前对矿山复垦进行了预先设计,将通过在采区种植竹子、爬山虎、桂花树等绿色植物来进行生态修复。这一举措坚定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实践团队来到了兴文县富尚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车间参观结束之后,团队一行人与富尚石材企业领导人和兴文县经济开发区的负责人针对现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了讨论。实践团队长、资源与安全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郭宏伟同学提出了一种采用高分子材料(PAM)防止矿山复垦表层土流失的技术,得到了现场各位的认同。实践团成员、资源与安全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周小莉同学对改善现场作业环境提出了建议,企业负责人在表示感谢后并采纳。
团队来到采砂厂作业车间。工厂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到,该厂已经基本实现全自动化作业,只需提供原材料即可提供该设备实现砂石的分离和筛选并分别运输到相对应的储存仓,实现密闭化生产,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经过负责人的介绍,队员们对采砂的具体流程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也了解到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的实力。
在实践结束后的交流总结会上,郭宏伟表示,石材产业园中的众多企业都切实地拉动了兴文县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防止劳动力流失做出了贡献。同学们也都纷纷表示在参观大河龙山石材产业园这一工业园区之后,对国家实施乡村振兴计划落实到具体企业的体现有了更为具体的认知。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通过此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都了解了兴文县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程及兴文县的整体产业结构,在与当地企业领导和县委组织部同志充分交流,被他们勤恳、踏实、敢干的精神所打动。
/ 校园活动
7月19日,重庆大学“青春力行·振兴有我”实践团于四川省宜宾市大旗煤矿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大旗煤矿于2006年8月8日在兴文县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是兴文县的“就业扶贫基地”。
走进大旗煤矿,总经理吴山洪就大旗煤矿的整体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向实践团实地展示了矿工楼、瓦斯抽采房、变电室、调度室、火灾监控室的科学布局以及配套的先进设备。在与实践团的交流中,吴山洪重点强调了自全国提出开展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以来,大旗煤矿重视生产安全,已经建成了在四川省乃至全国民营煤炭中都领先的高度规范的生产体系。
吴山洪在会议室向实践团细致介绍了大旗煤矿的十年建设及后续规划。在双方的密切交谈中,同学们了解到了为确保高突矿井的安全开采,大旗煤矿解决了诸多难题,从炮采经综采现往智能化开采过渡,做到了省内甚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吴山洪说道:“现在煤矿行业越来越规范,这不断要求我们要相信新科技,新技术,新装备,最起码不能落伍。”
吴山洪及其他管理人员与实践团成员展开讨论研究生周小莉提出对传统的高压注水防突技术进行改进,将传统的高压注冷水调整为高压注热水,对煤层进行加热,促进煤层吸附瓦斯解吸的问题。吴山洪对这一方法大加赞赏,他表示该建议具有可行性,理论上能够提高煤层吸附瓦斯解吸效率,提升防突治理水平。
吴山洪还提及了高校科研团队和大旗煤矿的项目合作,高度肯定了高校在帮助企业技术升级上的作用,他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希望多通过科技院校带动企业升级,再通过企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校园活动
为将党史知识传递到基层一线,来自重庆大学的“强信念、跟党走”党史宣传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罗莎的带领下,于7月24日上午前往沙坪坝区大学城协信城立方社区进行党史宣传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为社区居民进行党史知识理论宣讲,同时为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为了将党史知识带到基层一线去,使更多的社区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实践团成员们在现场开展了宣传答题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答题相结合,并对答题后公布的答案进行了知识讲解,使大家对党史的知识有了更多地了解。
社区居民表示,这个活动形式很好,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不会想起去学习这些知识,我们的祖国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党的英明领导最关键,而知道我们党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居民们表示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了解,讲给自己的孩子听的时候才能娓娓道来,让他能坚定信念跟党走。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受感动,他们表示,以后会多做相关的宣传活动,把相关知识传到更广阔的地方去。
为了给社区居民传递一些每天都需要用到的日常知识,实践团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行了垃圾分类活动。活动现场的小朋友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在几个垃圾小桶中来回对比,把打印好的垃圾模拟图片放到自己认为的属于各自类别的垃圾桶中。
小朋友的奶奶告诉实践团成员们,“垃圾分类实施后,大家都积极地进行垃圾分类,但有时候自己也分不清哪些属于什么,就容易造成些错误,还会误导小孩,你们今天这么全面的教了我们进行垃圾分类,谢谢你们啊。”听到居民的感谢,实践团成员们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以后会进一步加强相关活动的开展,丰富活动形式,争取影响带动更多的人。
在社区宣传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童心向党”的活动目的,实践团成员们还开展了现场绘画活动,用小朋友喜欢的画画形式让他们抒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为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党史学习目的,联系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要求,实践团还开展了社区帮助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大力支持实践团队开展的社区帮助活动,最终确定帮助形式为社区开展生活空间垃圾清理活动。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长马云鹏表示,此次党史宣传活动是一堂生动具体、收益终身的实践教育课程,社区居民和实践团成员双方都收获很多,重大学子要到更广泛的地方去进行理论知识宣传、实践活动服务,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与光荣使命。
/ 校园活动
近日,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美视电影学院、虎溪校区管委会共同打造的原创话剧《启承》在B区科学会堂和虎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大剧场进行了三场展演,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校党委副书记王旭,副校长王时龙,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胡学斌,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和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两千余名师生现场观看了演出。
话剧《启承》以我校机械学院80多年的办学故事为背景,讲述了机械学院师生爱国奉献、刻苦攻关的故事。故事以主人公卢礼诚参加机器人创新大赛为线索,以穿越、追忆等叙事手法串联起机械学子在求学之路上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追逐梦想,在新时代赓续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的故事;刻画了以机械人为代表的重大教师们在时代的变迁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在改革的征途中牢记科技强国使命,前赴后继、教书育人的群像。展现了重大人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中敢担当、敢作为,矢志不渝、薪火相传的精神。
该剧作为重庆大学2020-2021年度“双一流”文化传承与创新资助项目,演出后在师生中反响强烈。大家纷纷表示,话剧《启承》展示了机械师生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一代代重大人的传承,整个作品利用科技手段增强了舞台的表现力,舞台效果很棒。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樊玮说,《启承》是以我院师生故事为原型而创作的,前辈们诲人不倦、甘于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不已,我们要接力奋斗,坚决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 校园活动